2019学年,语文教材全面改版,采用统编教材。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如何精准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编写意图?如何精彩呈现教材的深度、高度?磨课活动就是探讨教学策略的好平台。


小说单元是以前的课本中从未出现过的内容,学生对于这一文体特点全然不懂。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确定了以微型小说《桥》为磨课篇目,接着一起学习教材、教参和备课手册,对于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这两个问题达成共识,然后先由王红娣老师执教。王老师紧紧围绕小说三要素展开教学,由课后大问题“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入手,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朗读体悟为主线”的课堂。她那亲切自然的教态和教学语调,犹如涓涓细流,流入每个孩子的心里。


《桥》这一微型小说,其谋篇布局也是一大亮点。王老师执教之后,教研组再次研讨,课堂如何突出“情节”这一要素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接着,由朱文娇执教。朱老师那慷慨激昂的教学风格,完全吻合课文内容,加上对文体特点的精准把握,对课堂氛围的积极调动,使得整堂课充满了活力与热情。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文言文正式登陆小学语文课本。初学文言文,学生感到难读、难懂,甚至认为背诵负担重。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喜欢文言文呢?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提升呢?组内梅华老师对文言文教学颇有研究,他率先垂范,就《伯牙鼓琴》一课进行示范,手把手地教大家怎么上好一篇文言文,给组内老师呈现了一堂有维度、有深度的扎实的文言文课堂。课后,梅老师还就文言文教学中的注意点给组内老师进行了一次微型讲座。


管亚萍老师是一位学习能力强、教学能力优的青年教师。她再次执教时,紧扣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中通过示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读出了文言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出了全文的意思和情感。她还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推动了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刻理解。


一切从新出发,一切从心萌发。立足于新教材,教师的成长之路是一条学习之路,一条研究之路。本次磨课活动,历时两个月,六年级语文组每一位老师发挥智慧,磨出了合作的默契,磨出了课堂的深度,也磨出了大家不断实践与成长的劲头。(六年级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