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磨课打造高效课堂是金桥新城校区一道亮丽的教研风景线。本学期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选择文言文《伯牙鼓琴》和《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作为课题,开展磨课活动。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孙佳璐和黄敏两位老师执教。

孙佳璐老师以“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培养感受艺术之美的能力”作为目标导向,结合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孙老师既重视文言文的教学的基本要求,读准音、读好节奏、读懂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等,又结合精心准备的资料启发学生想象,再进行“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春雨、志在云雾”的仿写训练。在拓展环节,资料袋中的诗句对“知音”的精准理解,既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教学板块清晰,节奏明快,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学生在这样高效的课堂中获益匪浅。

黄敏老师承担着校级公开课的任务,选取这一课题源于她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也基于她“国人应该走进鲁迅、了解鲁迅、学习鲁迅”的认知。鉴于鲁迅的作品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经过教研组老师们的讨论研究,立足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人文主题“走进鲁迅”来明确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抓关键词句,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2、借助资料,进行比较阅读,初步走进鲁迅,感受其文学成就。黄老师在组内磨课的过程中反复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贾中军副校长全程参与,从内容呈现、板块设计、问题设置、方法运用等方面做精心指导。在校公开课上,黄老师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指导学生理解情节、聚焦人物、抓实场景、体会情感,引领学生们认识了“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比较阅读,初步走进了鲁迅先生这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课堂仿佛是一条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河流在流淌,流进了学生的心田。

贾校长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寄予厚望,磨课之后,充分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的教学策略: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推进有序,拓展训练充分……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1、要厚实学生基础,达成目标面要广;2、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更高效;3、要关注学生的读书,看书,把书本运用好。最后他给我们教研组强调:一是语文教师一定要课堂上聚焦学生的语感,注重语用环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学生踊跃展示环节力求规范有质量。二是关注学生课堂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有一节课的训练重点,扣住一两项训练扎实到位,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潜移默化中主动构架知识体系,积累方法与经验。

经过“研讨、试教、评课、上课”这一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教学的智慧就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形成、沉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每个人都是教学的参与者,研究者,让教学智慧产生于磨课之中,让智慧的课堂厚植文化基因。(六年级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