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之际,金桥新城校区四年级数学教研组以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构建多元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引领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的,继续开展磨课活动。


本次研究课题是《认识平均数》,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磨课之初,郭双双老师研究每个教学环节,认真听取组内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改教案,斟酌每个细节。课上她巧妙设计例题,将例题分为两个层次:(一)套圈人数相同,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学生通过观察直接:人数相同比总数,总数大的谁就准一些。(二)套圈人数不同时,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郭双双老师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所设计的例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拓展有效、智能训练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师生信息交流畅通,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和谐互动,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吴婧老师在郭双双老师上课的基础认真听取组内老师们及陈荣老师的意见建议,修改教案,深挖教材,准确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课上侧重引导学生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另一种是先求和再平均分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 ÷ 份数 = 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 ÷ 总份数 = 平均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吴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整节课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每一次的磨课,老师们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通过磨课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让老师们增长了教学的智慧,加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得数学课堂不断走向优质,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升,让每位老师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