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师的教学阵地,提高课堂质量是所有教师都在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双减”政策落地后对课堂的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新城校区一年级语文组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围绕“会意字识字教学”展开了一轮磨课活动,旨在通过打磨实现“高效”课堂。


本次磨课的内容是《识字9〈日月明〉》第一课时。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朗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的形式,揭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学生在朗读中,能自然地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激发识字热情。后两句是五字一顿的形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


上课之前,组内所有老师参与备课,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男”等8个会意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土”等3个生字;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能诠释本课8个会意字的构字含义。


王佳老师充分听取组内老师的意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其已有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学环节制作精美的课件。课堂上,王老师联系学生已有旧知,出示图片让学生猜象形字,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课的课题——《日月明》。紧接着,王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一遍遍朗读中读准了字音,又通过一张张图片帮助孩子理解“明、男”等八个会意字的构字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拓展课后的会意字。写字教学环节,王老师充分利用写字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生字笔顺及间架结构。整堂课,学生个个坐得很端正,能专心地听老师讲解,初步了解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王老师上课后,一年级语文组所有老师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潘晨蕾老师认真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在王老师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调整。比如在检查学生自读情况环节,不仅检查孩子的字词掌握情况,更要把词语放回文中,检查学生整篇韵文的朗读情况,尤其关注了班级里识字量少的孩子。潘老师精简了教学环节,把课后拓展题作为机动教学内容,以确保课堂上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孩子写字。潘老师的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整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第三位执教的刘佳沂老师总结前两位老师的成功经验,对本课的每个细节再做精改。在精读环节,把更多的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孩子可以说得比老师预想得更好,在孩子说得不到位时老师再适时给予指导。在写字教学环节,刘老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每一笔的位置,对字的构成加深了印象。


课后,教研中心冯主任为组内老师进行了指导点评。冯主任充分肯定了磨课活动的成效,同时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会意字教学应区别于一般的识字教学;写字指导在追求横平竖直写得工整的基础上,更应注重间架结构,力求把字写得美观。组内老师围绕冯主任所提出的两点建议又进行了深入研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决定从思想认识上关注怎样把会意字这一概念贯穿始终。最后,由周怡菁老师再次执教本课。

周老师年轻有活力,课堂上语音语调富于感染力,课件形式新颖。上课之初,周老师通过“三星挑战”的游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熟练朗读了韵文,又从课题入手,引导孩子观察并发现课题“日月明”的规律,初步感知了会意字的特点。整个教学环节中,周老师始终紧紧扣住会意字的特点,通过看图猜一猜、组词、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让孩子理解这些字的含义。本堂课,贾校长参与了听课,课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一遍遍的打磨中把问题想明白,然后找出最优解,做出最合适、最有意义的教学设计,这也是磨课过程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