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泛舟(5)
沈茂德:访美散记
编者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老师们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在瞭望了世界的风景之后,有着不得不一吐为快的思考和冲动。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沈茂德校长访美归来,写下了二万多字的访美散记,让我们对美国教育的状况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学校,应该是孩子们的世界
为推进我省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教育合作,推进孔子课堂在北卡的发展,在省教育厅的组织下,我与江苏省的一批校长在秋天走进了美国,通过观察校容校貌,聆听学校介绍,与教育官员、校长同行的交流性研讨,与陪同学生的互动交流,10所学校众多的课堂观摩,我对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校园文化布置、教育资源配置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对今天的美国基础教育有了一点直观的印象。
一、应该调整我们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
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各级地方政府极大地加大了教育投入,一批批美丽的新校区如雨后春笋般形成。纵观国内许多新校区,投资动辄几亿,校园之大,装修之华丽,设备之先进,常令许多中国校长自豪。
当我走进美国这么多中小学,我看到,我走访的这些中小学的校园条件己远不如国内许多重点中学。十所学校,大都位于草地、森林的环抱之中,建筑大都为一二层的砖房而己,似乎没见独立的图书大楼,实验大楼、大型食堂,电教中心等等,建筑之间大都有室内连廊相通,下课时,走廊内都是匆匆走班的学生。走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园内,总有一种“朴实”的感觉,美国的学校大都为砖砌的一二层楼,简简单单,没有豪华的装修,很少展示性的景点,更不见张扬的学校大门……
走遍校园,很难发现我们常以为豪的“文化景点”,也不会有“××特色”的感觉,但走遍校园,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在使用,教育资源配置“实用第一”的感觉深刻。走在国内的许多中小学,不难发现,许多配置的功能是“展示”。
由于美国高中都为走班制,“学科教室”的特色十分明显。我在Nolve High School与Dixon High School两所高中都走访了“化学教室”,与国内单独的实验室不同,“化学教室”显得狭长,大致分为课桌区、实验区、橱柜区,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老师既负责教学,也组织、指导学生实验。每所学校的走廊内都有一排一排的橱柜,那是给孩子们放衣物、书籍的。我也走访了几所中学的计算机房,用我们的眼睛看,似乎较为“寒碜”,没有任何的装修,主机就简单的放在长条形的桌上,也没有一定要用“防静电地板”来铺设地面。
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实惠实用”,所有的资源都是为了方便学生,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使用,而非学校拥有,似乎没有对外展示之考虑,更无彰显“特色”之谋划。反观我们的资源配置,确有一些资源非“实惠实用”,而有“展示”之嫌,许多学校独立的图书大楼、实验大楼等也有远离学生、远离教室之不便。
细想来,我们许多学校,在造型装修上、在“文化景点”上都有较大的投入,但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上投入往往较少。上海第三女子中学校长张永初在走入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后这样写道:
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的成功大半取决于其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方针。在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学校为每个学生,不同年级制定的不同的课程表,其中既有规定的文理基础课程,又有相同学科不同层次的选修课程,更有具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每张课程表都凝聚了美国精英基础教育对生冷上学生个性的尊重,课程选择的丰富性和专业学习的探究性都给那些优秀学生对极大超常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这张课程表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所有的学术性课程内容都是可以运用于实际的,为直接参与实践而提供教学指导。学校有85%学生可在学校为他们提供的13个专题实验室进行探究、创新实验,如:天文、自动机械与机器人、生物技术,电脑创意设计,能源系统,微型电子技术,海洋地理,神经科学,光学与现代物理,工程材料等等;15%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科研所,大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践。
通过对十所中小学的考察,我既有一些顿悟,也有一些忧虑。长期以来,我们竭尽所能,励精图治,努力地改善我们的办学条件;高扬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课程改革;不断追求品牌与特色,创新与改革如雨后春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资金投入了教育,一座座新校区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兴建。巍峨的大楼,气派的会议室,学校似乎有了现代化的感觉,但深入一些学校的图书馆,深入一些学校的实验室,深入了解课程设置,了解课程实施,又常会有窘迫之感。美国中小学,教育资金投入的方向、教育资源的校内配置与我们恒守的传统是有差异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调整我们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将钱真正花在孩子能用到的地方。
二、小班学习:优质教育的基础。
当我走入0nslow学区小学、初中、高中的许多课堂,一个最显性,最令我们羡慕的教育特征——小班化学习,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每个班十几个孩子,最多的20多个,这种小班化的班级模式,确实是教育的基本表现。
当我沉浸在这样的课堂,我在想,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学校肯定不宜过大。班级额更不能过大。要真正落实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过程的合作性、探究性,让每一个学生有个性化的积极学习,让教师能及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地出现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时地给予个性化的辅导,那小班化的课堂模式应该是一种基础性的条件。而要达成这种小班教学的目标,政府必须极大地增加教育投入,大大扩展学校的数量,教师队伍的数量。
三、校车制度:以生为本的规定
走进Onslow 学区的每一所学校,都可以看到一排排黄色的、白色的车辆停放有序,这就是学校的校车。
我们了解到,学校的校车都有政府特制,为确保安全,校车均用特质装甲材料制作。车辆出厂时即已设定上限车速。校车分黄白两色,黄色车辆是用于接送学生的;白色车辆是学生外出参加比赛、活动的专用车。早上上学时间,校车赴各社区定点、定时接学生到校,下午放学时间,看着学生排队一一上车,一列黄色车队浩浩荡荡,把学生一一送到家庭,这样的制度,确保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也大大减轻了父母接送孩子上学之累。
我们还了解到,校车停车、行车均有优先权,每当校车停车时,每当有学生下车时,后面任何车辆必须停车等待。校车行车时,其它车辆与校车必须保持4米以上的距离,否则,均属违法。这样一种法定的校车制度,确实从制度上落实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从校车配置、行车规定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重视教育、教育优先的制度性表现。
四、学校:孩子们的世界
走在美国的校园,细细观察学校的墙壁文化,与众多的校长同行深入交流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学校的最基本任务就是要设置并不断优化一种环境,这种“环境”的含义应该有两个最基本的内涵,其一是创设让学生浸润其中,并能引导、熏陶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诚如《荀子•劝学》所述:“蓬生麻中,不扶其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二是设计帮助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今天的中国校长都会说“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今天的中国校长都已极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都在处心积虑地建设校园文化。但长期的思维习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学校应该是孩子们的世界 。
走在美国的中小学,进大门,荣誉橱窗内是学生各种社团获得的奖牌与奖杯,而非展示学校等级的各种铜牌。美国校园的“走廊文化”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是真正体现了让墙壁说话。走进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清晰看到,“走廊课程”在学校的重视。但更使我感到要学习的是,这些“走廊作品”或者叫“走廊文化”的主体绝对是学生,而非校长或教师。走廊内大都布置的是学生的各类作品,而非成人话语世界的“警世名言”,建筑之间布置的并非是精心设计的“小桥流水”,而是学生社团活动的“阵地”……
我们都在用心、用力地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但我们尚未真正领悟“校园文化”的本义和“校园文化”的力量。有一年,受省厅委托,我担任评估组长,连续走进了四所四星级学校评估,在考察四所学校以后,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有的学校走进去,似乎到处是文化,但真正深入下去,你会发现,其实不过是“时装文化”、“装饰文化”,它会给人一些美感,但决不会有直达孩子心灵的冲击。有的学校走进去,真有一种冲击、感染,敬畏……,与师生交流,明显感到学校内有一种激涌着的生命活力,走遍校园,会感悟一种教育的诗意。
静下心来观察我们的校园布置,我们确实可以发现,有的“校园文化”带有很强的“硬塑”痕迹,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常常以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语言(乃至“高、大、全”的口号),在营造学校的文化布置,但他们疏忽了一个基本的东西,孩子们有孩子们的“语言系统”,他们可能更喜欢同龄人的语言,他们可能更喜欢观赏自己的作品。
如果我们想让校园成为一本书,那我说,这本书的作者绝对应该是学生,每一页的内容应该是有个性的孩子们的作品,这样的校园,才会生机勃勃,才会丰富多彩,当校园内的孩子们每天阅读着同伴的语言与同伴的作品,每一个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自信与自豪,也会更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五. 教师:可以创造教室的奇迹
在学校生活中,师生关系绝对是一种相互影响,教学相长的关系,初读美国优秀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所著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一直没懂,为什么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能象建设家一样专注地建设一个教室,如何一天十几个小时在同一个教室。这次走进了众多的美国中小学教室,我懂了,美
雷夫•艾斯奎斯这样写道:在过去的近1/4世纪里,我几乎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一间教室里。因为有一点点天赋,还有一点幸运,我的工作受到了一些认可。美国2011年国家年度教师获奖者米歇尔•
当你深入美国的教室,细细品味教室的文化布置,观察教室内的学习状态,你一定会认同以下叙述: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们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在美国的学校里,教室既是老师上课的地方,也是老师在学校的“家”。在这样的模式下,美国的中小学老师全过程地走进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可以以个人的思想、个人的风格乃至个人的爱好来营造教室文化,每个教室就有了教师个性的烙印。一个优秀教师,可能营造一种优秀的教室文化,一个优秀教师,就能创造一个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样认为:“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场所”。我们看到,美国中小学的教室,教师是固定的,课程也是特定的,但学生的课堂学习身心是自然、自在的,这种自然和自在不仅表现在坐与立的姿态,更表现在课堂学习的参与状态和思维的积极状态。
美国的课堂组织形式多样,有“圆桌会议”, 有“研讨式会场”, 也有“中国式秧田”。但深入观察,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质并不是课桌形式、和课桌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有一种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即每个学生会觉得老师是教室内学习活动的主持人(或组织者),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和相互间的老师。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每个人会有安全、自信和愉悦。
六、课程:自由摘吃的坚果
走在美国的高中校园里,看着走廊内匆匆而过“走班”学习的学生,我常常想起英国曼彻斯特教育厅官员帕特说过的一段话:“学生其实犹如一群蝴蝶,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们网在网兜里,更不要把它们当标本钉在墙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飞翔,飞翔着的蝴蝶才是美丽的。”
学习是应该崇尚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决不能取决于孩子现在是什么,而在于他将来能成为什么?应该成为什么。哈佛大学的成功教育信条是:“我们不在乎出了几位总统,出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在乎哈佛是否为每一个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是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走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园,看着欢快、愉悦的孩子们,我常常会想起,多少中国的孩子,本也应该有这种愉悦与欢快,但因为统一的课程、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考试,因为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要求,使许多孩子陷入了不堪重负的苦海。他们缺少课程的自由选择,没有了成长的愉悦,没有了自由拔节的歌声,在成长中,渐渐泯灭了兴趣,失去了个性,他们永远紧盯着“总分”,他们忘记了自己的长处,而忙碌于“补短”的痛苦之中。
如果说,看到走廊内坐在地上读书的学生,甚至还有躺着阅读的学生,有一丝惊讶,但真正使我羡慕与感慨的是学生课程的自由选择——兴趣导向,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西方,英语“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的,意为“跑道”,由此引出两种不同的理解,重点在“道”上,因而课程注重在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并提供不同的发展轨道,即: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另一种认为“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在“跑”上。因此,课程注重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认识事物。课程是一个人对自己知识和经验的重构,即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迪克森高中校长告诉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为学校必修课,学校有丰富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兴趣、职业方向选择学习课程,我们参观了该校造船课程的教室,校长告诉我,由于迪克森高中靠近海洋,每年有一部分学生选择造船课程。在Jacksanvill High School,陪同我参观的学生告诉我,从高二起,学生可以在世界学校、创新及表演艺术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六个方向上选择课程学习,在Northside High School,校长告诉我,基础好,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快班,但快班的教学难度要大很多。由于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学生并不在意课业负担的繁重与否,而因为喜欢,因为兴趣,刻苦学习,乐此不疲就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状态。
七、美国的孩子负担都很轻?
我们常常会讨论学生负担的问题,国内也盛传,美国的中学学生负担如何轻等等,其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请看上海两位校长走进伊利诺伊数理高中(l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后的描述:
关于学生的学习负担,美国伊利诺伊数理高中的许多学生作业秀多,许多学生晚上要十二点甚至凌晨一点才睡,可不见有怨言。(杨连明)
新泽西州迈克尔校长提出了这样一个富有教育哲理的教育命题:当我们的学生将其爱好变成学习对象时,学习就成为学生在度假。
上海浦东发展研究院程红兵院长则这样写道:
这所学校英文叫做l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以数学和科学命名的高中,可以说是一所精英学校,每一年有近千名学生来应考,结果只录取250名学生,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重的。这里的学生晚上12点或1点睡觉是常有的事情,不适应的学生纷纷转学退出,每年最后坚持到毕业的大概有200名左右的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绝没有通过各种关系、不惜一切代价想钻进来的,绝没有进来之后即使很不适应也绝不肯离开的学生。鞋穿在自己脚上,只有合脚的才是好的,天下之大,鞋子很多,总有适合自己的鞋子,不合适,换一双就是;天下之大,学校很多,总有适合自己的学校。
我在走访了美国5所大学、10所中小学以后,有了这样的感觉,美国教育成功之处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你有多少兴趣,你就有选择相应压力的学习。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以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人达到同一个标准,这样的要求,使许多人都陷入了沉重的负担之中。美国的高中学生,有了自由的课程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自己的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程度,因而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八、社会资源:国家的课程责任
每次外出,只要有时间,我总是喜欢多看一些Museum(博物馆),在欧美国家,大量的Museum不仅保留与书写着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足迹,也展现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明特色,更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课外资源。
在英国苏曼中心学习培训时,我曾走进了大英博物馆、温莎城堡博物馆、曼彻斯特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利物浦战争博物馆、海事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但一直萦绕在脑海的是曼彻斯特大学博物馆——一个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展览,我看到众多的中小学生孜孜学习的印象一直在脑海中。我也走进了国内许多大学,但似乎尚未看到过国内大学有可以类比的大学博物馆。
这次访问北卡,在国际理解中心的安排下,我们有幸拜访了北卡州长官邸,走进州长官邸,底层会客厅、餐厅、书房等装修华丽,各厅内陈设物品精美。陪同的官员告诉我们,底层各厅陈列的都是各国来访贵宾赠送或民众捐赠的物品,历任州长都不能占有,均作为博物馆陈列品。官员还告诉我们,州长官邸平时一般人不能进入参观,但定期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我真想为这种行为鼓掌。我们还参观了北卡首府莱丽的自然博物馆,其展览的主题性、情景之真实性,物品之精美确实令人感叹,但更使我内心羡慕的是,许多学生在参观、聆听、互动,看着一幕幕这样的博物馆学习,我想,这样一种实景化的学习,这样种种主题性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不仅有知识的吸收,一定更会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探究的无限兴趣。
走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看着一批批学生触摸模型,带着耳机聆听、动手互动、摘抄某些介绍……我突然想起了语文大家
每次走进这种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国立、社区、大学等各种博物馆,我总在想,所谓教育,应该不仅仅在学校、在课堂,更应该在社会、在社区,在博物馆。所谓增加教育投入,不仅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校舍,添置更多的教育设备,从更深、更远的意义上来说,我们还应该在我们的城市,在我们的乡村,在我们的大学,在我们的社区,建设这种绝对公益性的课程资源——各种类型的Museum,让无数孩子们浸润在这种特殊课程资源中,让孩子们犹如蜜蜂采蜜一样,任意采撷自己喜欢的花蜜,并在这种快乐的“审视、掂量、咀嚼、玩味”之中幸福成长。
教育,我们真的赢在起点了吗
“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似乎成了中美教育比较的一种概念性定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高等教育比不上美国,但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教育比美国质量更高。长期以来,这种认识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界自我陶醉的主题词。
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回味与美国校长同行的交流,反复回看我在美国校园拍摄的众多照片,有一种悚然之感。长期以来,我们道听途说,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运行情况,更没有清晰认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当我们深入下去,一种警觉油然而生:“中国教育真的赢在起点了吗?”这里所说的起点,主要指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己走过了十个年头,我们的教育视野,我们的言谈(有时也称之为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痛心地看到,教育评价依然“涛声依旧”,课程设置仍是“一张老船票”,我们的很多课堂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当我们把视野拓展至世界范畴,真正走进西方的中小学,当我们深度了解美国中小学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学校课程的设置与课程的实施,当我们理性分析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学习状态”,中国的校长们有了一种新的忧虑:我们真的赢在起跑线上了吗?
我们的基础教育最大的弊病是遮蔽了生活的丰富性和成长的选择性,把完全不同的人及人的成长逼到了同一条狭窄的小道,而从这种狭窄小道中走出来的人,往往只能有狭窄的人生。
痛苦至令人心碎的反省:倘若我们的方向偏了,越是用力,那么……?
一、美式德育,潜移默化和面向世界的引导
一直以为,我们是最重视德育的,因为所有学校的校长都在说“德育为首”,所有的学校都有专门的德育部门,都有班主任,都有大量的德育活动。但当我们走进美国的大学、中小学,则看到了“德育”的另一种境界。
在美国,到处可见飘扬的星条旗,在城市的摩天大楼,在政府机关,在公路两边,在汽车加油站,飘扬的星条旗似乎在告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这就是美国。
星条旗也飘扬在社区,飘扬在林间独立的house,还飘扬在美国人的服装、生活用品上,似乎存在于美国人所有的生活中。
走进北卡教育理事会,走进北卡Onslow学区教育局的会议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星条旗,走进美国的大学、中小学,走进学校的体育馆、图书馆、所有的教室,走在学校建筑间的走廊 ,星条旗在校园内无处不在。
看着遍布的星条旗,我一直在想,所谓国家意识的教育,所谓环境的熏陶,所谓潜移默化的德育,美国人可能比我们做的更真实、更扎实。
一直以为,我们已非常重视“常规管理”,在中国的学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有那么多常规考核与评比,但仔细比照学生的行为习惯,似乎是说得多而落实得少,实际效果并不怎样。一些德育工作者说:“我们也尽心尽力,组织了很多评比,但学生的素质习惯并没有真正形成。”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德育思维与德育方式仍然有“运动式”、“走过场”之嫌,我们的家长、教师并没有真正认同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对学生人生高度的奠基作用,家庭教育缺乏生活化、细节化的养成教育,学校教育重视了一些表层行为的量化,忽略了学生“内心价值”的引导与“规则”的教育,重视了“伟大”,却疏忽了“平凡”,教育行为有了轰轰烈烈的“整治”,但缺乏“滴水穿石”的坚持。
在Erwin Elementary Magnet School,校长对我们说,学生的习惯培养应从“小龄”抓起,从小事(排队,在公共场所说悄悄话,帮助他人等等)做起。听着美国校长的交流,走访美国的中小学,看着发型各异、肤色不同的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我感觉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一种隐形的德育“灌输”——对规则的遵守。
反观我们的学生,表面似乎很“听话”,因为学校有很多“扣分”的规定。但可以看到的事实是,许多中小学管理依赖的是“考核”与“评比”,许多学校的德育部门每天“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但当学生走出校门,当
在北卡一所高中的教室内,我看到了这样的教室规则:
1. 不吃糖/不吃口香糖/不喝汽水
2. 要说话,请举手
3. 把书包放在地上
4. 不在桌子上写字
5. 不迟到,不早退
6. 不乱丢垃圾
简简单单的几条,似乎德育目标很低,但效果是教室内井然有序。细细想来,人群聚集处,每个人自会有各自的性格与习惯,但既然走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群体,必然应该有共同遵守的规则,有了规则,就有了秩序,有了和谐,也确保了每个人的舒适。一个群体,有了共同的规则,就减少了考核、评比的烦恼,一切变得简单了。面对着简单的教室规则,我在想,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确实应该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洞的、口号式的“运动”回归到孩子们生活中种种优秀习惯的奠定。
在费城,看到许多小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参观建国“自由钟”。我们听到这样一段解说词:“自由钟”成为解放和自由的象征,成为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象征。要让自由的钟声响彻每一块土地,前面还有多少重任需要我们去承担,还有多少艰难的道路需要我们。在这样的实境教育中,“国家意识、美国文化”自然播种了。
走在Clyde Erain Elementary Magnet School的校园里,有一种强烈的感受,美国基础教育、国家意识的培育确实每天在真实进行中。小学阶段IB(国际文凭项目)通过外观布置、主题活动以及在课堂中的不断渗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内涵并为之努力。校长告诉我,学校会不断告诉孩子们,世界上又发生了哪些灾难,哪些地区的人民需要帮助,学校号召孩子们节省自己的零用钱,捐献给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
在Northwoors Park Middle School,看到学生们头顶着水,在校园内走来走去,我大惑不解。一了解,原来他们正在进行“全球水危机”的讨论,为了体验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强化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头顶水、肩扛水,行走在学校。我问校长,要走多少路,校长说,要走“一英里”。
在一所初中的墙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是谁?公民和领袖。我们还看到,走廊的主题讨论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吃什么,世界不同地区每周食物的消费水平……学校不断组织各种世界性问题的主题讨论,在这种从小至大经常性的世界视野的教育中,美国孩子不仅拓展了全球的视野,更有了强烈的面向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而我们的许多学校,也有“世界视野”的教育意识,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确实还存在“目标高大、行动不实”的问题。
二、运动与健康,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
许多人认为,西方人,人高马大,主要是遗传的因素,还有就是他们从小喝牛奶长大。其实并不仅仅这样,人的健康发展更需要的是运动。
多少年前,我们也习惯称日本人为“矮日本”,但二战以后几十年,日本民族的身高已变了。总体而言,今天中国孩子的身高、体重也在增加,但他们的身体素质呢?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其心理素养、生理素质更让人忧虑。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30日以“孩子能输足球但不能输了体质”为标题报道:
10月24日,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由“00后”组成的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结果以0:15惨败。比赛中,身材高大的中国学生跑了20分钟就气喘吁吁。面对同一支俄罗斯少年队,以北京小学生冠军队身份出战的北京南湖东园小学队,又以3:7再次落败。悬殊的比分引发了社会对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和反思。
我们这些10岁上下的孩子,个头虽然高,但体能、体质却有待提高,20分钟就气喘吁吁,与生龙活虎的俄罗斯孩子形成鲜明对比。这并不是两所北京小学孩子们的特殊情况,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根据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却增长一倍。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事实,令人不禁担心,长此下去,我们输掉的不仅是足球,更是未来。
认真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能会有所醒悟。在家庭教育中,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应该把“运动与健康”视为最基础性的素质,视作最重要的课程。
在美国的好几所学校,一进门看到的是学校的荣誉墙(展览柜),展出最多的是各类运动奖杯,那一排排金灿灿的奖杯既诉说着学校的运动水平,又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反观国内许多学校,橱窗内展出的大都是中考、高考光荣榜、高考本科进线率。
在Northside HighSchool,校长安排了两位学生陪同我们。一路走着,黑人学生告诉我,他是学生橄榄球队的队长,学校橄榄球队在许多次校际比赛中赢得冠军,我问另一位女孩,你喜欢的社团的是什么?她说“运动队”。在Jacksonville High School,陪同我的两位学生也是一身运动装,在美国的学校里,我看到了学校对运动的高度重视。
在迪克森高中,我观摩了一节女生的体育课。以我非专业的眼光看,这是一节力量训练课。学生两人一组,相互鼓励,相互保护,自选不同的器械,进行着各种形体、力量的训练,与国内的女生不同(国内的女生,好多孩子不喜欢运动),整节体育课,女同学始终处在积极投入的运动状态,举杠铃,举哑铃,完全有男生的气势和力量。从技术上看,学生对器械的使用已非常熟练。在使用器械训练的过程中,一人保护,一人运动,配合默契,我始终没分清哪是老师,哪是学生。
我一直想实地了解,美国的孩子周六、周日在干些什么。离开Onslow,在徐州一中美国友好学校副校长的陪同下,我们周六走进了West Johnston High School。副校长的两个女儿都是该校铜管乐队的成员,大厅内,熙熙攘攘,午餐时间,乐队成员正在休息与用餐,应妈妈的要求,大女儿的同学吹奏了“小号”,女孩自豪地告诉我们,她们的乐队水平很高,得过很多奖。饭后,男孩子们正在外面的草坪上玩“美式足球”,我和另一位校长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一个孩子拿起橄榄球,一下子掷出几十米,我问,你多大?他告诉我“16岁”。看着美国孩子强壮的体魄,我在想,没有强壮的身体,孩子们会有事业,会成为创新型拔尖人才吗?
校长告诉我,这所学校有800人。当我走遍校园,由衷地感叹,800人的校园,却有两片棒球场,一片足球场,一片橄榄球场(含400m跑道),看着这样高标准的运动场地,我似乎顿悟了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向。
三、拔尖人才培养:国家的需要,重点中学的责任
2011年7月,中国一批校长在美国考察了伊利诺伊理科高中、埃克塞德学校、安多福学校、杰弗逊理科高中等顶尖高中后,发出了不少感叹。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院长这样写道:
我们以为美国的基础教育还在为基本的阅读能力、计算能力不过关发愁,并不关注英才教育,因此会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总统令。
我们以为美国的基础教育总体质量不行,比如 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美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计算能力、科学能力排在中下游,只是因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比我们的强,所以美国科技发达。
我们以为美国的基础教育都是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在玩中学,轻轻松松上学去,基本没有负担。
我们以为美国的基础教育特别不重视学科教学,他们的学科教学远远不及我们,不及我们深,不及我们广,不及我们扎实。
2011年7月28日上午,我们访问了美国的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一切颠覆了以往我们自以为是的错误认识,反思中国基础教育中的英才教育,即以前叫重点中学、今天叫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教育,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
中美对比:我们的问题在哪里?
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外在条件并不特殊,甚至远远比不上中国的高中,特别是不像北京、上海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那么豪华、那么漂亮,但是他们在科学人才的早期培养上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走在世界的前面,让人震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不加改变的话,未来科学世界的高峰仍然是美国人的,我们很难赶上。
很少听到美国人谈论精英人才的培养,因为这个方面他们做得很好,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谈;他们最喜欢谈的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为他们在教育均衡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千万不要误读美国基础教育,不要以为他们只重视均衡,实际上他们特别重视英才培养。
当我们在痛批英才教育、着力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时候,美国人一边号召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一边悄悄把少数英才少年紧紧抓住,对高端人才进行卓有成效的早期培养;当我们的优秀学生在拼命做题的时候,他们在动手做实验;当我们的精英高中学生仍然在为分数、高考拼搏的时候,他们在做科学研究课题;当我们的英才少年在搞奥林匹克竞赛的时候,他们在研究攻克癌症,他们在制造火箭,他们在开发新能源,他们在做火星探测器。
今天中国最杰出的学校尚且基本停留在应试升学的准备上,国家的创新人才从哪里培养?中国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从起步上比美国至少晚了10年(笔者认为,中国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本科,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迎来了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的黄金时期。
事实上,我们不缺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但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机制,在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
在认识层面,我们既缺少“摸着石头过河”的机制,也没有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区,一些先行学校的探索行为淹没在无休止的争论之中。空洞乏味的阐释,晦涩艰深的理论,坐而论道的清谈,喋喋不休的批评,阻碍了先行学校的探索。
在体制和机制层面,我们缺乏顶层政策设计与专门机构;科研结果与政策无法对接;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尚未建立早期发现的机制;高考制度“以分取人,分分计较”的选拔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社会文化层面,传统儒家“中庸”思想,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的创新观念与素养,跟不上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要警觉的是,在不同学段,一些错误的教育文化误导着教育行为,而且,有些教育文化已根深蒂固。
在学校教育层面,普遍缺乏个性化教育干预手段和有选择性的丰富课程内容;缺乏自主、宽松、灵活的管理环境;教学方式单一且过于注重应试训练;教师在组织跨学科、研究型课程学习上缺乏知识准备和指导经验;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拔尖创新人才不可能是人为“拔”出来的,但一定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教育的力量是强大的,创新人才通常不是原生态下的自然生长,而是良好教育生态下的主动生长。
一直以来,由于对“教育公平”的误读,以致我们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了忌讳心理。基础教育界一般不敢大张旗鼓地提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仿佛一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就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就同均衡教育对立起来,这是对教育公平的曲解。我以为,对相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对不同的人给予相同的待遇也是不公平的。给智力超常、有创新潜质的孩子以特殊教育,不仅是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高层次的教育公平。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仅不应该妨碍我们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恰恰相反,它应该推动我们更加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从人才发展规律来看,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最佳发展期,没有承上启下的有效培养,就会失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宝贵时间和良好基础。我们已经意识到,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提前,应该打破教育体系各阶段之间的分割,通过家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的系统培养,将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向家庭、小学、中学延伸,使高中的培养方式从简单的生源输送提升到与大学联合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聚焦这样一些关键工作:
变革班级组织模式。探索“志”、“趣”招生;探索“六年一贯制”的实践;实践“小班学习”;设置“项目小组”:提供挑战性的研究项目,变“授课老师”为“项目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与实施。在课程设计层面,由增加选修课走向建立“学科群”(板块课程);由研究性学习走向“高级研究”(挑战性项目);由课堂学习走向“全面学习”。在课程实施方面,探索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书本学习、问题研究、社团活动、自我管理、专家对话、参观学习以及社区服务等)和学习经历的多样化(智育、德育和公民教育、艺术发展、体育发展、社会服务、与职业与工作有关的经验、闲暇教育以及海外浸润等)。
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充实、加速、能力分组等多种渠道保证资优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差别化发展;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面和选择量;建立导师制,加大个别辅导的力度;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在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建立联合育人机制。建立并完善与国内外高校自主招生更多的衔接机制;引进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开拓更多的世界名校绿色通道;让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把创新实验室建到校园中。
真正的大学是一片“文化森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马萨诸塞州,更不知道波士顿,但不大会不知道哈佛(Harve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IT),可以这样说,美国许多城市因大学的存在而骄傲,因著名大学的存在而闻名于世。美国人认为,有了大学,才有经济发展,有了高水平大学,才有人类文明的进步。美国的大学分教会大学、州立大学、私立大学和社区大学四类。如果说“自由女神”成为美国的国家符号,那么,美国大学则代表着美国的高水平学术、高品位文化和先进生产力。
一、美国大学代表着先进生产力
北卡州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由传统的烟草,纺织及家具业,遂步转型至资讯科技、软件,生物科技、医疗及制药等工业,北卡已成为一个以高科技为主的州。如IBM、微软、戴尔、思科网络、北方电讯、索尼爱立信等都以北卡为家。北卡中部由罗利、达勒姆和教堂山(Releigh-TringIe-Chapel Hill)三座城镇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已成为举世闻名的高科技研究开发区--北卡科研三角园(Research TriangIe Park)。RTP建于1959年,占地约3674英亩,是美国最大,最成功的科学研究基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RTP已发展成为与斯坦福工业园的"硅谷"及得克萨斯研究园齐名的美国三大科研中心。
RTP把三所大学(北卡州大、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和杜克大学)的人才集中起来,利用“地利人和”的优势吸引政府、财团、公司、企业来此投资创办研究开发机构,以科技研发为龙头,促进北卡州自60年代起科迅速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州发展成为全美数一数二的高科技州。70年代起,RTP逐渐将重点转移到环境科学,目前,共计有超过2000名联邦职员及近千名博士后、访问学者和大学生在RTP从事环境保护、健康与环保、污染测定与控制研究。80年代起,微电子科学研究成为RTP另一研究重点,使得北卡在这一领域始终保持着尖端地位。90年代起,随着网络工程和生物技术蓬勃兴起,RTP建立了几十家网络研究院和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生物科学研究院。
北卡州立大学是北卡州规模最大的大学。有学生33000人。其中有来自106个国家的2000多名国际学生。Centennial Campus是美国第一个由政府、企业和大学共同合办的样板校区,拥有1100公顷土地,目前已有超过100家企业、政府研究机构进驻校区。在北卡州立大学,我们听到,这儿百分之七十的教授从事开创性研究,
二、校园文化奠定了精神文化
私立普林斯顿占地仅二平方公里,有学生7千多,本科生5千多人,尽管学杂费高昂,每年达6万美元,但录取难度仍然极大,仅次于麻省理工。
私立乔冶敦大学成立于1789年,占地仅0.4平方公里,有学生16000人,本科生7千人。
走进占地有86个天安门广场大的杜克大学,随处可见的是读书的学生。椅子上坐着的,草坪上躺着的,大树下靠着的 ,边走边阅读的都是在看书的学生。在杜克如此,普林斯顿如此,北卡也如此,我由衷地感叹,以前我们道听途说,完全误解了美国大学的情况,中国很多孩子以为美国的大学“学习轻松,到处是娱乐,到处是自由”,看着与国内众多大学完全不同的校园氛围,我真的晕了,我甚至想,美国大学不准谈恋爱?美国大学生不会娱乐?因为在几所大学,我都没有看到国内校园内,触目可及的那种卿卿我我的休闲景象,我更没有看到花花绿绿的娱乐性活动广告。原因是,高水平大学有浓郁的文化氛围,浸润在这种文化中,学生就有了追求,有了专注,有了学习与探索的自觉。
杜克大学招办主任ChristophGuttentag告诉我们,杜克大学面向全球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去年报名学生有3万多人,最后录取了1700名,其中有中国学生40名。教授骄傲地告诉我们,杜克大学学生前三年必须住校,学生中百分之九十的人会选择两个专业方向学习……,听着教授的介绍,我在想,什么叫优秀?
我想,一所大学,就是一片“文化森林”,弥散的“校园文化”每天潜移默化,塑造着人的气质,奠定着人内心的价值,深刻影响着一代代青年学生的生命与精神成长。高水平大学,更在产生着影响社会进步的“精神文化”,一流的大学,更产生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先进生产力。不同的大学不仅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同时也塑造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本质意义,这也就是教育工作者总想膜拜世界名校的心灵向往。
三、大学应营造一种宁静
走在北卡的大学,我常驻步仰视那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大树,心中莫名的感动。如果说,大树与绿色给予了感官的强烈刺激,但更深的感受,则是弥散在校园的“文化气息”,慢慢地行走在几所大学,细细地聆听一些学者的介绍,丝丝缕缕,有一种不可铭状,但无处不在的“大学气息”直沁心脾。
几次外访,曾走进剑桥、牛津、洪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著名大学,这次又走进了杜克等几所大学,在这样一些世界顶尖大学,走进去,更会有一种感动,一种感染,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喷涌。走在这样的校园里,我一直在想,大学应该是这样安详、宁静的地方,应该是有大树成荫、有大师感召的圣园,应该是有众多实验室、图书馆散发知识光芒的殿堂,应该是充满探究、开发未知的学术论坛,应该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个人,感到神圣与崇敬,感受高尚文化扑面而来。
自然而然,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想,这种内心为之神往,为之留恋,为之梦萦魂牵的名校情结,一定是诗人在深吸了弥散在剑桥大学的文化气息之后,浸润在特定的情景中,才会触景生情,才会有“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感慨,才会内心咏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走在杜克大学的图书馆,看着埋头读书的学生,看着上网查阅资料的学生,看着在进行各种研讨的学生,看着在小组授课的教授,我想,这样的图书馆,真是学生吸收知识,探索未知,幸福成长的天堂。我又想,倘如我们认同孩子们应该像猴子般调皮、灵动,那我们不仅要多在学校内栽种植物意义的大树,更应着力建设更多知识、文化、精神意义的大树——图书馆、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
这些大学都没有校门,汽车就在教学楼、图书馆门前停靠,但这里决没有我走过的国内某些大学的嘈杂、松散、浮躁,所有的人似乎都专注在学习、探究之中,我由衷地感概,我的学生倘如踏进这样的地方,一定会有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纯粹,一定会内心宁静安详,年轻的心决不会躁动彷徨。我相信这样一句话,“千里马不是伯乐发现的,而是自己跑出来的”。学校最重要的是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我在这儿说的课程,意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全部学习生活的总和”。
每到一处图书馆,我总是久久地不愿离去。在这些著名大学,我只是一个短暂的过路客,但似乎在这样的地方,因终日匆匆而感疲乏的心田,似乎能找到一些修复,有一种远航回到港湾的感觉。我在想,保护这种校园的自然宁和,让孩子们有一个心灵的家园,当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培养青年学生人生成长的态度,努力使青年人把“追求知识,探索真理”作为一种内心的信仰,仅靠知识传授是不可能实现的,生活态度与人生信仰的确立,必须有良好文化的长期熏陶、有种子发芽的肥沃土壤和幼苗健康成长的温润气候,才能逐步达到人格的文化自觉。
走进这种高水平的大学,我在想,当我们呼唤诺贝尔奖,当我们期盼拔尖创新人才成批涌现,教育应该重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着力?我无法回答。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日益喧嚣的现代化进程中,高水平大学,不仅需要有巨资投入,有气派的现代大学城,不仅需要高薪引进高端人才,最基础、最重要的,可能更应该是:营造一种宁静,每一个人,尤其是大学的精英们,应有宁心静气的品质和发现、探究的学术坚持。
陪同我们的学者讲,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就有近百个,这些图书馆散布在学校之中,教授说,有这100座图书馆存在,哈佛就会一直存在。我想,他这儿说的哈佛,一定是指的哈佛的文化,哈佛的精神,哈佛的生产力。
走在一流大学的校园里,我一直在想,文化究竟是什么?是否可以这样说,文化是复数,当所有人都具有这样特色的时候,文化就出现了。
教育指导中心辑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