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老师赴南京参加“四城区”课堂交流活动
课后,江苏省教科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的杨孝如主任给大家作了题为《从课程理解走向课程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的讲座。杨主任的讲座结合了他这两天听课的感受以及平时关注小语教学的一些思考,他的讲座帮与会的老师们将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提升到了课程的高度去解读,对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纲领性的指导作用。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杨主任讲座的具体内容。《从课程理解走向课程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
新课改以来,语文从教学大纲恢复到课程标准,这个叫法从字面上我们可以臆测一些东西。教学大纲给我们的感觉是对教学的指导,而课程标准的关键字是课程。教学跟课程不是一回事。所以,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我们一线的教师要从教课文走向教课程。教学只是课程当中的一小部分,他是课程实施当中的一个环节,还有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评价等等,这些东西都应该纳入到语文老师的视野当中。我们作为一个老师,以后就不能仅仅是盯着一篇课文或一册教材当中的一些课文,还要有一种课程意识。
作为普通老师,在理解、实施课程当中,我们要怎么去做,应该有个切入口。杨主任认为这个切入口就是回到课程、理解课程,只有理解课程才能实施课程。课程的原意最早的意思是“跑道”。关于“跑道”的理解,比较传统的理解就是规划我们师生跑的道路,规定我们应该怎么样走,这是传统的理解。现在,只做这样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杨主任认为,跑道包含了跑和道两个词,所以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解读。
第一,这个跑道首先是用于跑的道,也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载体。我们在哪儿跑?语文教学要有所依据、有所平台,不能空口白话在这儿讲,这就是用于跑的道。第二个,在道上的跑。道是个静态的东西,而跑是个动态的东西。所以在道上的跑关注的是一个教学过程。老师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个人的接受方式怎么样,这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学的过程就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样态。还有更重要的层面,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最终要关注的是什么?这就是第三个层面,就是跑出来的道。这个跑是学生跑,最终要达到一个目标,让学生跑出自己的道来。如果说前面的跑和道都有老师的陪伴的话,那么这里的跑就是老师放手后学生会不会跑?学生还能不能找到方向,找到自己的那条路,并且在这条路上要学会跑。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要学会应用。
一、第一个,用于跑的道,也就是教学载体。教学载体就是文本。在西方很多选用的文本会有分歧的,比如《白雪公主》这个文本,现在已经被很多西方国家弃用了,因为这个文本里面有很多血淋淋的场面,什么恶毒的皇后让猎人去挖出她的心和肝,还要让白雪公主一次有一次地死于她的毒手等等。这个意识我们中国还没有,但是我们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淡化一些不适合的文本。比如这次上课选用的文本中就有:“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上课时选用的视频更血腥,一下子把龙斩成血淋漓的2段,这样的选用就不是很适合。
我们选的道一定要好。那么怎么样的道才是适合孩子的呢?最好选“平实”的文本。离孩子更近一点的文本,有想象力的文本,有趣的文本,幽默的文本,这样的文本孩子会更喜欢。
二、第二点,在道上跑,就是教学过程。如何的跑法?杨主任认为有3个东西,就是文本解读、课堂控制、师生对话。
1、文本解读,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文本解读的向,这是往哪儿走?《黄鹤楼送别》可以读出李白的不舍,也可以读出李白的洒脱:君子之交淡如水嘛,来则来去则去,所以文本解读的向非常重要,这涉及到多元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多读有关材料,才能把握好一个最恰当的向。
另一个是文本解读的度,我们解读到哪一步?到哪一个度就好了?《少年王冕》这个文本在文本表达的度上把握地相当好。讲到的内容十分丰富,他浓缩在短短的文章当中,详略安排十分恰当,文章重点写10岁和13岁两个年龄段,前面7岁,后面17、8岁,都是一语带过,除此之外,他的情感表达的度也安排地相当好。比如这句“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这句话表达得非常得体,既表达了“我还是喜欢读书的意思,放牛时也能读书”,也有一些违心的话,为的是让母亲放心。这个情感的度把握得非常好。但是老师在文本解读中过了。我们有一个词叫“过度解读、过度诠释”,有时候我们对一个文本解释得过度了会带来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会违背作者的原意。作者没想的那么深,我们把作者的意思解读得太深。第二个,分析过头有个什么结果呢?“没意思”,淡,如果解读得过度了,就等于把文本嚼碎了喂给学生,学生已经感受到这个意思了,你非要用非常细致的语言描述他,学生会觉得没意思。有时候应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候点到为止比细细解读更好。老师上课的时候有个PPT,图片上有母亲推磨的内容,有母亲做针线活的内容,这都在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母亲非常辛苦,下面还有一个填空,让学生讲“娘,我在学堂里闷得慌,你做针线活是多么的辛苦,多么的劳累,所以我要怎么怎么样,家里的事情我要分担一点”一定要把这个意思说出来,其实没有必要。这是5年级的教材,5年级的孩子这里的感受已经非常强了,这里点拨一下“我在学堂里闷得慌”,真的是闷得慌吗?不是,就可以了。不要讲得过细。讲得过细就过实,过实就没有虚一点好。虚一点的东西他有空间,实得东西他就没有空间了。有时候过实没有虚好,过清没有模糊好,说在嘴里的没有放在心里的好。这可能是我们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一定要把他讲得很实,落到每一个字,每个词上。一定要把他讲得很透,透了就破了,衣服破了个洞啊,未必就是好。
2、课堂控制,我们为什么要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儿童吗?或者是教育是要让儿童成为儿童现在这个样子吗?教育的目的是,我们要一步步地把儿童引入到成人的世界里面。当然,这是要一步步地引入,而不是一下子。所以,学校教育总是在儿童和成人之间摇摆,保持一种中庸状态的学校教育是最佳的。儿童本位和成人本位都是相对的。落实到我们的教育当中就是两种教养的方式,一个叫圈养,一个叫散养。这是两个极端。中国人讲中庸,中庸是一个非常好的词,在散养和圈养之间还有一个牧养。打个比方,所谓的牧养,就是我们要把孩子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吃的事情让他自己解决,当然也可以回家给他加点营养。
在牧养当中,有一个观点:学校教育是一种选择性的剥夺和诱导性的强制。课堂控制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育一定是一种剥夺。为什么是剥夺?剥夺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你说一个孩子爱骂人,他骂人这个自由是不是应该剥夺?所以,这种选择性的剥夺非常重要。这个剥夺是有选择性的,选择的是对孩子不好的,或者是我们现在的主流价值观认为对儿童不好的东西也要剥夺掉,包括他的一些观点他的一些行为,习惯,这东西也要剥夺掉。还有一点是要强制。但是这个强制是诱导性的强制,所以,课堂控制是教学当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1)第一个,教学流程的控制。比如《日月潭的传说》这一课在教学流程的控制上就做的不错。层层递进,从朗读感知开始,然后教给方法,一种是起因、经过、结果,一种是抓住主要人物和事迹概括,然后掌握方法,让学生概述故事,最后提高要求,发挥想象、精彩讲述。在课堂中的确做到了有选择地控制学生,一步步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要控制学生朝预设的大方向走,这应该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2)教学空间的控制。在教学当中,我们有时候给的空间要小一点,有时候给的空间要大一点。这不可以一概而论的,要根据教学目的来定。我们一直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比如“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其实,这样的空间就是过松了,对很多课题来讲,你不能让他放开了讲。有的课题的确是比较明确,但有的课题不够明确,你如果让他放开了讲,他会天马行空,乱七八糟地讲。所以,控制并不是越松越好。我们有个词叫“收放自如”。我们只要不是“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就可以了。
(3)教学情绪的控制。教学情绪的控制非常重要,一堂课上得好不好,跟课堂情绪的控制关系非常大,特别是小学生。小学生是一个情绪性的动物,如果他没有情绪的话,是很难学好的。在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预设,采用一些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奇妙的云》这一课,到最后学生的情绪太高涨了,情绪太高张就会头脑发热,头脑发热时作的决定说的话都是没用的。到人来疯的状态下就过了,这时候就达不到学习的效果,他可能更多的是在炫耀。这时候就应该少让几个孩子讲故事,适当地压一压教学的情绪,教学的情绪是和学生的情绪相关的。学生有学生的特点,但是教师是课堂情绪的控制者。学生情绪低落,老师不能情绪低落,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情绪。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要做出适当的引导。
(4)教学事件的控制。课堂上会出现各种事件,这次上海的金老师上《梅兰芳练功》一课时多媒体几次出现故障,但是老师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话也能上好课,这体现了一个老师相当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
(5)教学时间的控制。这次上课的老师每个人都没有控制好教学时间,少的超两三分钟,多的超五六分钟都有。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没有预设到借班上公开课的问题。他会浪费时间,这不包括课前互动的时间。他还有个时间,就是站起来的时候他要等话筒,或者话筒不响的时候他要弄话筒。还有一个,不是自己的班,如果是自己的班你在推进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会非常顺利就过去了,借一个班你不熟悉,也许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所以,这里就有个问题。在自己班里试讲,讲个30分钟35分钟结束,就差不多了,上公开课差不多就要40分钟。还有就是上公开课的时候,我们老师面对学生的表扬就会更多一些,这也是无形中浪费的时间。
还有一个,不拖堂不仅仅是一个美德,更是对规则的尊重。一拖堂,后面的老师就被动,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对后面上课老师的不尊重。所以大家上公开课的时候40分钟到了,哪怕没讲完,也迅速地结束。这里还涉及到教学的一个应对问题,就是刚才说的教学事件的控制。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也要灵活应对。很多老师到下课铃响的时候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非要把预设的东西讲完呢?没有这个必要。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
3、师生对话。师生对话讲三个:显在对话与潜在对话;预设对话与现场对话;主导对话与平等对话。
(1)先讲显在对话与潜在对话。显在对话是一问一答,潜在对话是怎样的对话?有时候并不是要通过语言来对话的。眼神、动作,都可以来交流。这种潜在的对话非常重要。潜在对话比显在对话更为重要,因为潜在对话是一种真正的对话,而显在对话是一种什么呢?是一种形式的对话。我们跟同学对话,会不断地看大家的反映。有时候看到学生点点头,表示他接受了,这种潜在对话比显在对话更为本质。
还有一个对话,要特别提出的,上《我们家的男子汉》的顾老师在板书的时候那三个小标题是完全可以预设得到的,文本上都有,老师不写都可以的,如果要呈现出来的话,还可以像很多老师一样,写好了贴上去。因为学生回答肯定不会错的。但是顾老师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上去了。老师在写,学生在看。在看的过程当中其实他也学到很多东西,他比贴上去的效果要好。往上贴,可能是为了节省时间,也可能是为了藏拙。
还有,曹海永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帮第一排的学生捡东西,这也是一种潜在对话。从这里可以看到,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关系,身体的对话,你帮他把东西捡起来,这种肢体动作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交流。所以,虽然是一个细节,但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大家要特别注意这种潜在对话,与孩子眼神的一个交流,用肢体动作与孩子的交流,等等,更厉害的话还可以是一种精神的交流。
(2)预设对话与现场对话。我们很多对话是预设的,预设对话与现场对话并不一定是吻合的,但是如果我们预设的越充分的话我们的现场对话会越精彩。比如:曹海永老师上课的时候,预设时就有这样的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话的解释在哪里?学生回答李白正在黄鹤楼为大诗人孟浩然践行。他的预设是如果学生答错了或者多读了,“恭喜你,上当了”他这句话今天就用上了。看起来非常像现场对话,但这个现场对话其实是老师可能在前面文本的阅读过程当中,包括在试教过程当中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他这个对话就非常从容、非常自然,也非常有现场感。 “李白正在黄鹤楼为大诗人孟浩然践行”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学生有个习惯要找完整的句子,这是老师对他的要求,所以他不会找半句话,上课时曹老师预设得好,现场对话就非常精彩。
(3)主导对话与平等对话。这里要提到陆老师的《识字3》里面的一些细节对话。老师问箩筐什么意思?孩子讲箩筐就是装萝卜的筐,后面还有一个,兰花是蓝颜色的花。这孩子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孩子其实是把箩筐的箩跟萝卜的萝理解成一个意思了,把兰花的兰和蓝色的蓝理解成一个词了。陆老师在这点做得不是很好。课堂上是一个主导性的对话,所有的对话都是老师主导的,没有一个平等。平等性的对话,就是老师说了学生要听,但是学生说了老师也要听,学生的回答错了老师要有一个反应。这个错误还是比较严重的错误。这个孩子以后写萝卜的萝就可能写成箩筐的箩,因为学生回答错了老师没现场纠正他。他写蓝色的蓝也可能会写成兰花的兰。因为老师没有关注学生,没有认真听学生在讲什么,所以,老师的根子里面,老师的心里没有把学生摆在相对平等的位置。包括后面,讲到竹字头的字,到底是教“竹笠、笙竽”还是“竹筏”,学生讲了个竹筏,当时就应该把“筏”字写上去,竹字头写上去,底下加一个伐。教这个字的效果跟教竹笠、笙竽的效果是一样的。而且笙竽和竹笠是非常生僻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接触到,而竹筏学生可能就接触过,可能他跟着家长出去旅游的时候就坐过竹筏,跟他这个生活有关。所以这个其实就是在根子里面没有一个平等的意识,我们老师要跟学生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关系。
南通的顾老师上《诗情画意》时,他的预设里面,最后一个板书,原来是温情,后来他改成温馨了,这一个字怎么会改的,是有学生回答的,这一点就是体现了平等:老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了,而且迅速判断学生说的有没有道理,有道理马上采纳。
三、跑出来的道。教学目标,就是跑向哪里的问题。
1、关于语文,我们以前一直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语文要跑向哪儿?我们的目标在哪儿?可能跟我们的理解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语文课程标准这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原本的课程标准把情感熏陶,思想教育当成是语文的独当之任,现在这些东西只是跟语文相关的东西,我们对他们的教学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情感、价值观等等未必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
2、语文到底是什么?关于语文,回到本源,那是谁提出来的,叶圣陶是最早的。语文这个词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原来他就叫国文、国语,叶圣陶在解读语文时讲过这样的话:“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非常简单,如果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听、说、读、写。听说跟口头有关,而读写跟书面有关。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这本书里把这个问题讲得非常清楚,李海林这个人逻辑非常好,哲学也非常好,推演得也很严密。李海林讲,语文是什么呢?就是口头语加书面语,就是语言运用,语言的运用就等于言语,言语是非常严格意义的语言学这个概念,在语言学里是把言语和语言分开的,语言他是一套规则体系,而言语是根据这套规则产生的结果。就等于是语言是讲话的规则,而言语就是根据这个规则讲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叫言语。所以言语就一定是根据言语行为出来的一个结果,所以他认为语言就是一个言语交际。这个表述强调的是语文教学需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要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简单点讲,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不是讲这个语文是什么,而是讲如何去运用。突出实践性就是我们不仅仅是谈语文知识,谈语文规律,而是要有这个语文行为。综合性就是文本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文本,多种文本并存。还有一个就是语文学习方式。
教育有两种教育,一种是实质教育,一种叫形式教育。所谓的实质教育就是教的东西就是要学的东西,而形式教育就是你教的东西不是你最终要学的东西。实质教育像理科教育,他是教知识;形式教育就是我教你一个例子,你可以从这个例子中掌握一种规律一种形式,以后你用这种规律这种形式产生一个实质,产生一个内容。这是实质教育跟形式教育的区别。我们的语言教学就是一种形式教学不是实质教学。那么从实质教育走向形式教育,就是要以课文内容为主,转向以课文表达为主。课文内容是一种实质教育,我们上这一课的目的并不仅仅理解这一课的思想内容,并不仅仅理解这一课的表达,而是要通过这一课去学作者怎么样去表达,然后我把这个表达方式给学会了。从内容为主到表达为主,从是什么到怎么样。
我们学语文还要注意从学一篇课文到学一类课文。你教一类文章,后面的文章你可以慢慢地淡化教,举一反三之后学生才可以去掌握文章的表达,然后才可以把这些内容变成他自己的东西。所以一定要从学一篇文章到学一类文章。从学一篇到学一类文章,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学到用。学就像在道上跑,老师带着学生在道上跑,而用,就是要跑出自己的道来。
在我们这几节课的教学当中,也有这样的行为,都有这样一个从学到用的过程。课后去讲述、去阅读,《梅兰芳练功》里有练习讲述梅兰芳苦练跷功的练习,《奇妙的云》里的续编,《田园诗情》里的仿写,办手抄报,《黄鹤楼送别》里的课后练习作业,就是从语言到语言。但是从学到用的过程并不是一节课能体现的。这需要我们老师跟学生去反复琢磨,反复切磋,从辅导到运用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如果老师们都有这个意识的话,学生就能慢慢学会在道上跑了。
今天很高兴能借这次教研活动的机会与大家交流这次听课所得,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让老师们出去学习、聆听名师、大家的讲座和课程,这对提升我们的教学视野、更好地理解课程、实施课程是大有裨益的。(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