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自2016年以来,无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新城校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建构“四维”高效课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六年的课改实践,促进了学生素质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营造了学习型、研究型组织。
一、课改背景
1.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呼唤课堂教学改革。社会主义新时代,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只有打造高效的课堂,才能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纵深。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引领学校和家庭转变重智育、轻德育和健康的育人思想,引导学校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观念,推动学校摒弃重教繁难偏旧的知识、搞大量刷题的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金桥新“三高”培养目标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金桥的学生大多来自成功人士的家庭,生源总体良好,家长重视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较高的期待。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在全面总结金桥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董事长马自雄先生提出了金桥教育高品、高能、高质的培养目标,对学校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课堂有宽度。在信息化时代,在开放的社会,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拓宽视野是课堂教学变革的客观要求。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启发,近年来,金桥新城校区的课改,一直追求教学内容由课本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展,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运用迁移原理,举一反三,做到课课有拓展,坚持每天多学一点点。在组织教学上,充分运用“注意”原理调适学习的心理过程,设计适当的教学节奏,避免课堂拖沓,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方式上,包容且悦纳学生独到的思考和答案。在教学目标上,不光要学知识、学方法,更注重培养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学科能力。课堂不光是讲知识点,更是创建的“文化场”。
2.课堂有深度。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培养正确价值观和实际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必须促进学习真正发生,判断学生学习是否真实发生,关键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伴随思维运动,是否出现认知结构的重组。金桥的学生学习力普遍较强,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们重视创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新知识的同化,实现奥苏泊尔倡导的有意义学习状态;根据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重视训练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形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重视让学生总结并表述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课堂练习上,减少机械重复的练习,增加培养运用能力的训练。
3.课堂有效度。效度即有效性,有效度的课堂表现为学生人人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学内容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效果有良好的反馈。在几年的课改中,我们探索优化课堂的第一考虑就是建构“目标导向的课堂”。在备课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吃透教材要求,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科学制订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落实目标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目标是否达成作为最关键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在高效课堂的建构中,我们观照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追求“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教学策略和境界,规避过难或过于肤浅的教学。课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方法,践行“有进步就是成功”的育人思想。
4.课堂有温度。教育首先是人类灵魂和精神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知的堆积。理想的教育追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建构有温度课堂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作为主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师生间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包括体态语言)进行交流,让课堂有情感互动和生命体验,摒弃硬生生、冷冰冰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创设情境和必要的活动,把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赋予生活的元素,让课堂成为一段生命的旅行。尊重学生个体学习方式和认知的差异,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对认知有误的学生给予引导纠偏,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耐心辅导。
1.重视专家引领。每学期初,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课改和教材培训会;每年两次邀请德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专家来校,通过讲座、对话和示范课等方式,对全体教师开展新课程理论和新教材使用培训,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改精神和要求,理解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积极而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高层次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感受名家的教学风采,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2.强化集体备课。近年来,我们注重发挥集体智慧、依靠团队力量,开展集体备课。每学期开学前,学校都将新学期单元重点备课任务分配到每位任课教师,要求教师在假期里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根据学校建构“四维”课堂的要求,写出《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初稿。在学期中,各教研组间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中研讨一个单元的教材教法。活动中,有主讲、有研讨,集思广益,明确单元教学的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思路与方法、作业练习和拓展内容,并做好课件。
3.深化磨课活动。我校的磨课活动有三种样态:一是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二是成熟型教师的研究课,三是年轻教师的展示课。磨课以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建构“有宽度、有深度、有效度、有温度”的高效课堂为宗旨,以“同课异构”或“一课多上”为主要形式。磨课遵循“试教——评改——再上——总结”的路径进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四维”高效课堂的形成和推广。人人参与磨课,全员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营造研究氛围,也融洽了人际关系。
四、新的思考
1.育人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进程。观念决定思路,课堂教学的变革取决于育人的观念。就在上个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课程内容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学业质量从查验知识点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新课程”的颁布必将引领课程改革步入新的起点。学校要组织教师、家长开展新课程的学习培训,树立育人新观念,理解教学新要求。
2.学业评价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是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是常态,也是老师的无奈。学校要以国家“2022年版新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完善学业评价体系,让学业评价更加全面、更具发展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要改进命题,既要考查知识技能,更要注重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完善学业评价的方式,增加实践操作、兴趣特长、作品展示以及学习态度与策略等方面的评价。努力营造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工作相一致的教学生态,让课堂教学真正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教师素质决定着课改的成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持续的重要工作。要不断改善教师的待遇,积极营造尊重教师的文化,稳定骨干教师队伍;要建立“教学、研究、培训一体化”师训机制,不断完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还要有计划地引进并用好优秀教师,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引进人才,更重要的是引进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教学模式,发挥好“鲇鱼效应”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总之,课堂教学改革依靠全体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学生。(作者:贾中军)